11月16日,清城區召開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現場會暨亮績行動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省委“1310”具體部署,認真落實全省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現場會精神,對標年度目標、對照考核要求,系統梳理總結工作進展、短板不足,對下一步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清城區委書記、區長、區“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總指揮廖家杰主持會議并講話,虞衛旗、陳少聰、廖劍鋒、謝先清等區領導出席會議。
會議強調,要認真按照省、市“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堅持把清城放在全省更大格局中去考量、去定位,通過放大“坐標系”、找準“參考物”,及時轉變工作作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找準目標、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在清城走深走實、見行見效。要抓產業、強支撐。要充分發揮重大平臺集聚效應,加大對鏈主企業、龍頭企業、重大項目平臺培育招引力度,牽引帶動配套企業、上下游企業集合成鏈。要全力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搶抓清遠長隆即將開園的重大機遇,持續完善景區景點周邊基礎設施配套,優化推廣“智游清城”小程序,充分借助“演唱會經濟”巨大流量,著力打造一批具有清城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業態產品。要著力推動產業優化轉型升級,引導有色金屬、陶瓷、鋼鐵等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向精深加工發展。要抓環境、促提升。要大力開展市容環境秩序專項整治,結合綠美清城生態建設,統籌推進區鎮村一體綠化工作,充分利用“五邊”“四旁”見縫插綠、見白植綠,全面提升城鄉綠化美化水平。要常態化推進農村廁所、垃圾處理、生活污水“三大革命”,持續擴大“三個一元”農村保潔模式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流動“紅黃旗”評比制度推廣應用范圍,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要抓服務、強保障。要以更大力度的資金保障,推動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等工作,持續用力提升道路交通、停車場、水電供給、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推動“四好農村路”提檔升級。要統籌資源補齊民生短板,用好廣州(黃埔)對口幫扶政策,大力推動教育、醫療等民生項目建設,持續鞏固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成果。要抓改革、求突破。要全力推動農村綜合改革,認真做好股份制改革工作,努力盤活各種閑置資產資源。引導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地制宜發展,創新做好“土特產”文章,確保今年底完成31個經濟薄弱村(社區)出清任務。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營商聯席服務平臺作用,認真落實區四套班子領導聯系重點項目、政企聯席會議等機制,把服務型政府的理念踐行到底。要抓統籌、聚合力。要廣泛凝聚社會合力,持續開展“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助力百千萬 激活‘青’動力”等行動,著力引導更多人才、資金、資源等要素向鎮村一級聚集。要積極引導人大,政協,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和鄉賢等有生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實施,形成黨員帶頭、群眾緊跟的良好氛圍。要扎實抓好省專項督查發現問題整改,嚴格按照整改類型分類推進、掛圖作戰,不斷鞏固整改成果。會前,與會人員先后參觀了清城區省職教城人才服務基地、洲心街道連石村、橫荷街道大有村、清遠建滔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人民醫院新院。在區省職教城人才服務基地,與會人員詳細了解了基地建設、人才助力“百千萬工程”與校地共建等有關情況。基地共四層,總建筑面積1766.71平方米,包括清城區人才政策展示館、鄉村振興人才驛站、青年人才交流活動中心、人力資源綜合服務辦事大廳、工匠學院,可一站式提供涵蓋“引育留用”全鏈條人才服務。在洲心街道連石村,與會人員乘車沿途參觀了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情況。清暉路與人民東路交叉處兩側的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改造風格偏嶺南風,以米黃色為主色調,首層沿街立面為仿古青磚,白色為輔助色調,適當增加屋頂飄檐、窗檐等功能裝飾,統一整理廣告牌、店招等,形成統一的建筑風貌。
△清遠沙塘月景灣鄉村旅游文化有限發展公司利用沙塘村小組百年青石磚民居,打造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的新穎度假民宿
在橫荷街道大有村,與會人員詳細了解了土地整合流轉、黨建引領鄉村治理、鄉村旅游發展、“雁歸計劃”實施等有關情況。大有村結合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以土地整合為基礎,以項目引進為抓手,以人才振興為引領,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努力打造以現代農業為主導,工業、旅游業共同發展的多元化鄉村經濟產業體系,打造了強村富民的“大有模式”。△ 建滔工業園的織造車間,全自動噴氣織機在不停運轉在清遠建滔循環經濟工業園,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園區建設經營情況,詳細了解了鎮域經濟發展情況。工業園內有5家工廠,其中清遠忠信世紀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為全球產能前三的電子紗生產基地,產品質量、企業管理等均處于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在區人民醫院新院,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情況。區人醫新院的搬遷啟用標志著清城區進入“一院兩區”新階段,新院區按照三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通過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建立“專科一對一培育”的緊密型醫聯體,提供“同質差異化”的醫療服務,打造一個具備醫療科研、教學和防治綜合能力的區域醫療中心。
附件下載: